"

玩转大数据:从“为什么”到“怎么做”

投资理财 (3) 10小时前

玩转大数据:从“为什么”到“怎么做”_https://wap.fansifence.com_投资理财_第1张

很多人一提到大数据,脑子里就冒出一堆“用户画像”、“精准营销”、“机器学习”之类的词,好像大数据就是一套高深的魔法,离咱们普通人、普通企业很远。其实,如何利用大数据,说白了,就是怎么让数据说话,而且是让你听得懂,并能指导你行动的话。别被那些花哨的名词吓住,核心很简单:数据里藏着规律,而规律能帮我们做得更好。

数据不是越多越好,关键在于“有用”

最早接触这块的时候,总觉得数据量是王道,恨不得把所有能收集到的信息都往数据仓库里塞。后来才发现,很多时候数据堆积如山,却找不到一点有价值的东西。就像你面对一堆散乱的零件,看不出它能组装成什么。所以,如何利用大数据的第一步,我认为是想清楚你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,想从数据里获得什么答案。没有明确的目标,再大的数据量也只是废铜烂铁。

比如,有个做电商的朋友,一开始想做个性化推荐。数据倒是不少,用户浏览、buy、搜索记录都有,但就是推荐效果不理想。后来我们一起梳理,发现他们对“用户”的定义太模糊了。是只看最近一次buy?还是历史所有buy?年龄、性别这些基础信息到底有多重要?一旦把这些问题捋顺了,再回头看数据,就感觉思路一下子清晰了。那些看似无关紧忙的数据点,突然就有了contact。

当然,有时候数据本身也存在问题。比如,数据不完整、数据有错误、甚至是数据本身就是歪曲的。这个时候,再好的算法也无济于事。记得有个项目,客户为了做用户流失预测,收集了用户所有的操作日志。结果发现,很多日志记录的时间戳都有问题,或者缺失了很多关键的操作。最后,预测模型的效果非常差,原因就在于基础数据的质量不过关。这让我明白,数据治理的重要性,它不是一个可选项,而是如何利用大数据的基石。

从“描述性”到“预测性”,数据分析的进阶之路

很多时候,我们最初利用数据,只是为了“描述”现状。比如,分析本月销售额比上月增长了多少,哪个渠道的获客成本最低。这很重要,它是我们了解情况的基础。但如果仅仅停留在描述,那数据的价值就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。如何利用大数据,最终的目标是能“预测”未来,或者“指导”行动。

举个例子,一个on-line教育平台,他们最早只是统计学员的课程完成率、考试分数。这些数据告诉他们,哪些课程受欢迎,哪些学员表现好。但他们希望更进一步,预测哪些学员可能辍学,或者哪些学员有潜力成为高付费用户。这就需要从描述性分析转向预测性分析。

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我们做了不少尝试。一开始,尝试用一些简单的模型,比如逻辑回归,来预测学员是否会在下个月继续续费。这个过程也挺曲折的。我们发现,不仅仅是学习行为,学员的社交互动、对客服的反馈,甚至他们偶尔提到的“最近很忙”这类文本信息,都可能隐藏着流失的信号。所以,数据源就不能局限于学习系统本身,还需要整合更多的外部信息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。比如,如何将这些不同来源、不同格式的数据整合起来?如何确保整合后的数据既包含了足够的信息,又不会引入过多的噪声?这涉及到数据仓库的设计、ETL(抽取、转换、加载)流程的优化,还有数据模型的选择。有时候,一个看似很小的模型调整,可能会带来巨大的预测效果提升。这需要反复的试验和迭代。

别只盯着算法,流程和场景同样关键

很多人认为,如何利用大数据就是掌握各种算法,比如深度学习、强化学习之类的。没错,算法是强大的工具,但如果脱离了具体的业务场景和流程,再好的算法也只是空中楼阁。

我见过不少企业,花重金引进了顶尖的数据科学家,买了最先进的分析平台,结果数据分析团队和业务部门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。数据科学家可能沉浸在模型调优中,而业务部门的同事对他们的成果不理解,或者觉得不实用。这就是脱离了场景的典型例子。

如何利用大数据,其实更考验的是我们如何将数据分析的能力,融入到整个业务流程中。比如,在客户服务环节,我们不仅要能分析出客户的问题,更要能根据数据分析结果,实时地给客服人员提供解决方案的建议,或者自动触发回访机制。这需要前后端的协同,需要数据的实时流动。

还有一个方面,就是数据的可视化和解读。很多时候,数据分析的成果是以报表、图表的形式呈现的。但如果这些图表不能清晰地传达信息,或者解释不够到位,那么数据就很难真正地发挥作用。我一直觉得,一个好的数据分析师,不仅要懂技术,更要懂业务,并且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,能够把复杂的数据洞察,用业务人员能够理解的方式讲清楚。

从“小处”着手,数据能力的逐步构建

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,一下子构建一个庞大的数据平台、组建专业的数据团队,可能不太现实。但如何利用大数据,其实也可以从小的、可控的方面开始。

比如,最直接的,就是从你现有的客户关系管理(CRM)系统或者销售管理系统中挖掘价值。这些系统通常已经记录了很多客户的基本信息、交易记录、沟通内容。你可以尝试做一些基础的客户画像,分析一下哪些客户是高价值客户,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。

再比如,如果你的业务涉及到线上活动,可以重点关注用户行为数据。通过website分析工具,你可以了解用户是如何来到你的website的,他们在website上做了什么,哪些页面停留时间长,哪些页面是跳出率最高的。这些信息对于优化用户体验、提升转化率非常有帮助。

关键在于,不要想着一步到位,而是要找到一个业务痛点,用数据去解决它。解决了一个小问题,积累了成功的经验,再逐步扩展到其他方面。这是一个持续迭代、逐步优化的过程。如何利用大数据,其实也是一个能力构建的过程,这个能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而是靠一点一滴的实践积累起来的。

数据驱动决策,但别忘了人的经验

最后想说一点,如何利用大数据,并不是要让机器完全取代人的判断。数据是非常有力的工具,它能揭示我们肉眼看不到的规律,能帮助我们做出更理性的决策。但人的经验、直觉和对市场的深刻理解,同样不可或缺。

我经历过一些项目,完全依赖数据模型做决策,结果反而陷入了僵局。因为数据只能反映过去和现在,它很难捕捉到一些突发事件、市场趋势的变化,或者是一些非理性但又非常重要的消费者行为。这个时候,就需要有经验的业务人员站出来,结合数据给出的“可能性”,做出最终的判断。

所以,如何利用大数据,我认为最好的方式,是让数据成为我们决策的“助手”,而不是“主导者”。让数据说话,但最终的决策者,还是那些有经验、有智慧的人。